韩明,人到中年,面临着绝大多数人都会面对的中年危机,数年间没有升迁希望,勉强借调到市里;儿子面临升学压力;妻子辞职在家专心为了儿子升学。他的危机来自于四面八方,有生存压力、职场压力、家庭压力,儿子也是他们家未来的压力,都压在了这么一个普通的,又有点窝囊的中年男人身上。
他在影片中是这样一个标准的小人物形象,所以他每天疲于奔命,长得臊眉耷眼,说话委婉圆滑,只是希望能够安稳赶上职业生涯的末班车,然后安稳地送儿子上大学,然后在将来安稳地退休。稳,或许是这个男人最朴素最本真的愿望。是的没错,他并不是典型大无畏式的英雄形象,他没有什么经天纬地的英雄梦想,或者说他的梦想已经被校园中的过往以及前二十年的遍尝苦果所打磨殆尽。
他只想不出头,不惹人注目地走完他的职业生涯。
也许就是应了那句话,怕什么来什么,从他儿子卷入正当防卫这种事情中开始,他自己的想法就已经不重要了。同事、上级、领导、妻子、儿子……无数的人、三件事,裹挟着他一路向前,逼迫着他走到岔路口,逼迫着他去做出一个选择。
其实我感觉这个影片的精妙点就在这个地方了。韩明在故事的开始,就以各种方式逃避,并不想接手承办郝秀萍这个案子,或许是出于年少的往事,或许是出于明哲保身,总之,如果不是领导给他暗示办好了可能会留下来,我想他还会找其他办法躲开这个麻烦。
事情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的。因为搭档的失误和领导的私心,他从协办转成了主办检察官,被推到了台前主持工作。与此同时,他的儿子在学校见义勇为打伤了霸凌者,反而被霸凌者反咬一口故意伤害,就好像当年的他一样。他是一直想要让儿子去道歉的,因为他不想儿子复刻自己当年的“错误”。可事实就是祸患不可避免,儿子接下来又被打了,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来自于霸凌者的一场报复。
你说,韩明在这个时候会不会质疑,自己一直以来的选择——想要以故意伤人罪上诉郝秀萍案件,是不是错了。如果这个时候他还在动摇期,那么接下来,他之前承办类似案件的当事人上访过程中被车撞致死的事件和郝秀萍因孩子被丢而绝望跳楼的事情终于又重新点燃了他埋藏在心底,即使过去二十多年都未曾熄灭的正义的火种。
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开始这一段职业旅程的初衷。
所以,他最终还是参加了听证会,想要推翻之前十几个类似案件的“惯例”,想要为那些平凡的人,生活在痛苦中的人,也为他这么多年的内心,讨一份公平与正义。哪怕会让他这么久的努力兜兜转转走回原点,哪怕会让他多年为儿子筹谋的心血付诸东流,哪怕,做出这个选择,需要赌上他的一切。
还好,电影最后让他的所为没有白白被辜负,让他终究还是达成了目的。
这些就是电影的主要内容部分。
如果要我来说的话,这部电影在普法的完整度来说是很高的,放在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中,能够讲出一些社会真正存在的问题,用落地、贴近人民生活的方式表达展现出来,它已经尽力把能展现的东西全部讲清楚了。至于里面的人物,我很喜欢韩明和李茂娟这对夫妻的形象塑造。张主任这个角色本身是扁平的,但是由于演员的出色完成也变得很鲜活。对于吕玲玲,我则是认为比较扁平,因为她本身没有经过任何的思想抉择,就非常决绝的一直在追求正义的道路上行走,更像是出于象牙塔式的鲁莽愚蠢。她的角色任务其实就是不断推着韩明往事实的道路上走,也就是剧情工具人。
说说李茂娟,虽然人物弧光不多,但是胜在真实,承担了本片的喜剧部分。她现在是一名以儿子为中心的家庭主妇,她的内心其实是焦虑不安的。焦虑感出于没有收入,不安也来自于中年女人难免的内分泌失调导致的疑神疑鬼,以及儿子升学压力的一部分转嫁。演员的演绎让这个角色本身的属性又多了一点可爱,让她接地气却不庸俗、不低俗。
最后再说回韩明,这部电影的思路是以韩明的思想成长展开的。让他最终选择走向真实的,除了他本身的角色底色是善良而勇敢的之外,更多的也是为了寻求心灵的一种解脱。
话又说回来,正是因为他本身的善良属性,才会使得他在目睹曾经主办案件的当事人死亡,其女儿痛哭流涕的时候感到良心不安。与此同时,他的儿子所遭受的抉择是他情感的催化剂,让他深深地感同身受。也许他在想,如果我儿子将来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句话一样:“今日我等若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也让他在面对听证会上代表们质疑他情绪化,带着个人情绪办事的质疑时能够说出“法律是要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做好事时付出的代价更大”这样振聋发聩的话来。
在电影的结尾看见那群人的结局心中还是充满感谢之情,最后,我们所有人都要相信法律、相信祖国、相信人民检察官会给予我们公正的判决,我相信在无数个案例出现后,法律会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完善对人民生命安全的保障。法律是准绳没错,法律是红线也没错。但是,法理之外,还有人情,毕竟人非机器,单用冷冰冰的条文是无法衡量生命的尺度的。
——法务部 段云阳